全国生猪价格延续小幅上涨态势,但总体仍处于低位运行。全国平均猪价为5.99元/斤(约合11.98元/公斤),较昨日上涨0.03元,涨幅0.49%,实现连续2天上涨。外三元瘦肉型标猪出栏均价在12.01元/公斤左右。与去年同日相比,猪价下跌2.34元,跌幅达28.1%,创下近6年同期最低水平。往年同期猪价多在7-12元区间,而2025年同期仅在5元区间震荡。
出栏减量但产能仍处高位。11月规模以上猪企出栏计划环比减少2.54%-4.95%,头部企业如牧原、温氏等主动调减出栏计划,缓解短期供应冲击。猪价跌破12元/公斤后,养殖主体扛价心态增强,社会面散户出栏积极性减弱,部分规模猪企出现缩量挺价操作生猪产能仍处于兑现阶段,上半年新生仔猪规模高位,前期压栏和二次育肥猪源持续入市,产能滞后压力仍存。气温下降推动居民肉类消费回升,南方腌腊、灌肠需求有望提前至中旬启动,广东等地腊肠厂开工率已提升至65%。二次育肥入场积极性减弱,但猪价低位仍吸引部分空栏养殖户逢低补栏。
自繁自养成本维持在12-13元/公斤(约合6-6.5元/斤)。自繁自养户每头亏损89.33元,外购仔猪育肥亏损高达257.93元,亏损状态已持续超6周。随气温继续下降和南方腌腊全面启动,中下旬需求支撑有望增强。头部企业是否持续缩量挺价,启动时间及采购力度将决定价格反弹高度。猪价低位可能刺激二育入场,分流标猪供应。11月中旬冻品集中出库量或超20万吨,将冲击鲜品价格。季节转换阶段猪场疫病风险增加,需加强生物安全。养殖户应适时逢高出栏,避免盲目压栏,做好生物安全防护。可关注大体重生猪(150kg+)的溢价机会,当前溢价空间达0.5元/公斤。屠宰企业可逢低收购标猪进行腌腊加工布局。总的来看,当前猪价虽触底反弹,但在产能去化和需求提振未显著改善前,市场仍处于筑底磨底阶段,趋势性反转尚需时日。
当前仔猪市场处于传统补栏淡季,7公斤仔猪价格持续回落,全国均价约376元/头,较前期进一步下跌。供需失衡市场处于传统补栏淡季,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低迷,叠加生猪出栏均重上升至130.68公斤,市场供应压力显现;消费支撑不足南方腌腊需求虽持续兑现,但整体消费回暖速度没有到达预期,屠宰量环比增长8.97%,对仔猪价格形成压制。 尽管产能去化取得成效,但由于前期能繁母猪基数庞大,当前仔猪供应仍较充裕。部分养殖场为规避后市风险,加速淘汰低产母猪,导致短期内仔猪供应量保持高位。2025年11月仔猪价格处于历史性低位,虽短期上涨动力不足,但中长期来看已具备配置价值。建议养殖户结合自己资金实力和风险承担接受的能力,适度分批补栏,避免追涨杀跌,着重关注2026年春节后消费复苏力度和能繁母猪存栏变化。预计春节前供应压力或有限,需求呈季节性增长,猪价或维持稳定。但需关注头部企业(如牧原、温氏)通过智能化提升满负荷率,可能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。
全国主产区鸡蛋价格整体保持稳定,局部地区小幅波动。当前主产区均价在2.90-3.10元/斤区间震荡,处于近年同期低位。相比年初4元以上的高点,累计跌幅已超40%。产能高位运行,去化初现但压力仍存。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持续处于高位,鸡蛋供应充足。尽管11月天气凉爽利于产蛋,产蛋率保持高位,但供应压力依然突出受长期亏损影响,养殖户开始积极淘汰老鸡并延迟补栏,产能初现拐点迹象。但供应总量仍处高位,去化需要一些时间传导。当前产区库存趋于正常偏高,流通环节库存相对集中。部分养殖户因担忧后市价格下行,已适度加快出货节奏,惜售心理减弱。随气温下降,居民日常消费略有回升,但缺乏节日等强利好因素提振,整体消费增量不明显。2025年下半年蔬菜价格经历大幅度波动后回落至中位水平,猪肉价格稳定在16.97元/公斤左右,对鸡蛋替代需求冲击不大。当前产区走货速度一般,终端承接能力有限,贸易商按需采购为主,需求端支撑力度不足。按3.0元/斤左右的均价,养殖户每斤鸡蛋亏损约0.5-0.7元,处于深度亏损状态。当前鸡蛋市场处于产能去化、价格磨底阶段,11月9日价格企稳是下跌中继还是筑底反弹,重点是需求端能否实质性改善。在供应宽松基本面未根本扭转前,维持区间震荡判断,实质性上涨或需等待至12月中下旬。
11月9日益生鸡苗报价4.0元/羽,保持稳定;YS909鸡苗报价1.2元/羽当前鸡苗市场呈现高报低走、震荡偏弱格局。种禽企业虽有意挺价,但实际成交价格持续小幅走低。11月中旬后,随着种鸡产能逐步释放,出苗量预计以每周5%的速度增长,供应压力将进一步加大。
山东主产区11月8日毛鸡价格3.4元/斤,较前几日保持稳定。受仓库存储上的压力影响,价格承压,部分区域可能下探至3.5元/斤左右。秋冬火锅、卤味需求旺盛,价格相对坚挺,稳定在3.8-4.0元/斤。屠宰企业面临库存消化缓慢问题,严控收购量并压低价格,养殖户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。南方活禽市场依托餐饮需求支撑,表现优于北方屠宰市场。
11月3日全国淘汰鸡均价4.07元/斤,环比微降0.03元/斤。11月淘汰鸡出栏量预计达5400万只,日均180万只,处于峰值水平,短期内供应过剩格局难以改变。蛋鸡养殖持续亏损,养殖户集中淘汰老鸡,进一步加剧供应压力。种鸡存栏高位,孵化企业出苗量稳步增长,11月中旬后增幅预计达每周5%。前期补栏量较大,当前毛鸡供应稳定,但山东等地出现结构性出栏缺口。蛋鸡养殖亏损倒逼老鸡淘汰,11月出栏量保持高位。养殖成本高、盈利空间存在限制,散户补栏意愿不强,多持观望态度。屠企库存积压,采购积极性低,严控收购量和价格。
大商所2501合约 10月2日收盘 2966元/吨,与现货基本持平,主力基差仅+20元左右,处于历史偏低水平,显示现货端跟涨动力不足。
9-10月大豆到港预估仍高:9月约1000万吨、10月950万吨,油厂开机率维持65%以上,豆粕库存连续三周回升至95万吨(环比+8%)。
国储传闻将轮出300万吨进口大豆,短期进一步增加市场可压榨量,压制现货基差。
节后饲料企业执行“随用随采”,物理库存天数28天,低于去年同期32天;生猪存栏虽高但养殖亏损,配方中豆粕添加比例小幅下调至17.5%(-0.3pct)。
南美10月船期大豆CNF报价对巴西贴水160-170美分/蒲,环比降10美分;美湾贴水140美分,仍受25%关税限制无人问津。
按当前贴水及CBOT 11月合约1000美分估算,10月压榨完税成本约3150元/吨,高于现货,油厂压榨利润(山东)-120元/吨,亏损扩大对价格形成底部支撑。
关注:中美第四次会谈(10月底)是否带来美豆采购重启及南美天气炒作,成本端变动将决定四季度方向。
结论:10月2日国内豆粕现货延续低位横盘,基差偏弱、库存回升,短期仍缺上涨驱动;中期关注油厂开机节奏与南美贴水变化,若压榨利润继续恶化,价格下行空间存在限制,建议饲料企业维持15-20天滚动库存,等待2950下方分批补库。
豆粕:今日沿海主流油厂报价普降10–20元/吨,区间2800–2890元/吨,华南略低、华东略高。高开机率叠加终端提货平稳,港口及油厂豆粕库存继续累积,现货端承压。
菜粕:东莞一口价上调10元至2530元/吨,主要因华南水产料刚需补库及可交割货源偏紧,短线表现强于豆粕。
豆粕9月合约录得“四连阳”,期价重心抬升至2900上方,走势明显强于美盘;
资金逻辑:市场提前博弈四季度进口大豆潜在缺口,远月贴水给予多头安全边际。
‑ 7月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维持900万吨以上,油厂压榨量高位运行,现货供给压力短期难消;
‑ 四季度采购缺口约500–600万吨,进口商观望中美贸易谈判进展,若美西新作升贴水或运费出现变化,采购节奏可能后移。
‑ 美豆主产区墒情良好,优良率保持高位,丰产预期强化,CBOT11月合约回落至1200美分下方;
‑ 巴西农户销售近尾声,8月出口装船预计下降,全球大豆供应边际收紧的时点或推迟至9月以后。
短线:高库存压制现货,但盘面已提前反映利空,基差继续走弱空间存在限制;豆粕期价2800–2950区间震荡对待。
中线:若四季度采购缺口确认且美豆生长期天气无新风险,国内远月合约抗跌属性增强,关注9–1正套及11月美豆天气市对连粕的传导。
1、正虹科技养猪业务持续遇冷 2025年10月份生猪销量环比下降50.47%。
2、农业农村部:11月7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18.23元/公斤 比昨天上升0.9%。
3、2025年10月第4周猪料比价为4.61 未来仔猪育肥模式生猪养殖头均盈利为-265.20元。
4、2025年10月第5周全国猪料比价为4.84 来仔猪育肥模式生猪养殖每头亏损192.70元。
近日,忻城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真正开始启动实施,遵循“源头减量、过程控制、末端利用”的治理原则,为县域畜牧业高质量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,标志着当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迈出关键一步。
据悉,该项目紧密对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部署,总投资达6094.12万元,其中中央资金3000万元,自筹资金3094.12万元;财政补助采用“先建后补”模式,验收合格后给予不超过总投资额50%的奖补。项目覆盖县域23个畜禽规模养殖场,同时重点打造1个广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功能型生物有机肥厂,通过“设施升级+技术推广+机制创新”三措并举,构建从粪污收集、集中处理到还田利用的全链条体系,打通种养循环关键堵点。
当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,已有11个规模养殖场启动节水、堆肥、储存等设施改造,整体开工率达47.8%。忻城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郑小平表示,将紧盯时间节点、严把工程质量关,快速推进剩余养殖场改造与项目验收,确保项目高效落地、早见实效。
项目建成后,忻城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总量将达133万吨,可满足4.13万亩土地的循环资源化利用需求。届时,县域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将从80.33%提升至90%以上,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将实现100%全覆盖;预计到2026年,当地粪肥替代化肥比例将突破30%。
此外,忻城县还将以项目为契机,重点探索“种养结合、就地就近”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,推动畜牧业与种植业深层次地融合,突破传统种养分离瓶颈,助力县域农业迈向绿色低碳、循环高效的发展新阶段,为特色优势产业高水平发展筑牢生态根基。
近年来,我市始终致力于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净化场的创建工作,已有扬翔、温氏、史记、汉世伟、农垦西江等养殖企业取得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养殖小区资质。截至目前,我市通过国家级非洲猪瘟无疫小区、无规定动物疫病净化场8个;自治区星级净化场、无规定动物疫病净化场、非洲猪瘟无疫小区等33个,共通过各类动物疫病净化场41个,动物疫病净化业绩居广西前列。
广西麻鸡是广西地方特色鸡种,原产地为灵山县和马山县,由灵山香鸡与里当鸡合并命名(2009年7月,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家禽专业委员会现场鉴定,建议将灵山香鸡与里当鸡合并,命名为“广西麻鸡”。2020年1月农业部公告第1325号正式对外发布)。灵山香鸡作为广西麻鸡的重要品种,本次入选名录,意味着其战略性资源价值获得国家层面权威认定。
灵山香鸡是原产于广西灵山县的优质鸡地方品种,农家饲养有着悠久的历史。灵山香鸡体躯矮小紧凑,显著特征为“一麻”(麻羽)、“两细”(头细、胫细)、“三短”(颈短、体躯短、胫短)。2012年,灵山香鸡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保护。
灵山香鸡肉质鲜美、皮薄骨细,口感嫩滑香醇,其脂肪分布均匀,氨基酸含量丰富,适合白切、清蒸、炖汤等多种烹饪方式,炖汤尤其清甜宜人,完美保留食材原味,在两广地区高端餐饮市场中占了重要地位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,BB体育原贝博